《銅陵市地震災害風險普查》新聞發布詞
市地震局四級調研員 張龍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
安徽省地震局2021年6月中旬下發了《關于印發<安徽省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 2021年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我局細化了工作方案,并轉發至各縣區組織實施。根據全省地震災害風險防治培訓會議精神,并結合銅陵市防震減災工作實際,編制印發了《銅陵市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工作實施方案》。2021年11月完成招標、成交結果公告等工作,銅陵市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專項經費59.7萬元,安徽省災害風險防治中心(安徽省地震工程研究院)中標并簽訂合同。日前,已完成評審驗收,借此機會,我向各位媒體朋友們一一介紹《普查》的起草背景、工作進展情況以及成果運用。
一、《普查》的起草背景
銅陵市緊貼郯廬斷裂帶,境內有宿松-樅陽等斷裂帶,地震地質條件復雜。歷史資料記載本地發生最大地震為1673年3月29日樅陽5.25級和1963年3月13日銅陵毛橋4.2級地震,2000年以來,我市發生的最大地震為2005年12月19日順安3.0級、2012年8月12日義安區與無為交界2.8級,周邊對我市影響較大的地震為2011年安慶4.8級地震,距離樅陽縣約8公里。預計未來一段時期,我市地震活動仍將維持在較低水平,但應防范周邊地震活動帶來的潛在風險。
通過組織開展銅陵市地震災害風險普查,摸清全市地震災害風險底數,查明重點區域抗災能力,客觀認識全市和各縣區地震災害綜合風險水平,為各級政府有效開展地震災害防治、切實保障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和科學決策依據。
二、《普查》的工作進展情況
普查工作按照“全市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組織實施。市地震局作為銅陵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在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負責落實所需經費、完成地震災害風險普查任務,并按照統一要求提交普查成果,形成綜合性成果。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負責提供普查工作相關的資料、統計數據等??h區地震主管部門配合做好本轄區范圍內的資料收集、數據統計、探測工程等普查工作。
銅陵市地震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實施范圍為全市,具體按照“在地統計”的原則開展各項普查任務。
《普查》的主要任務分為兩塊:一是地震災害致災調查與評估,二是地震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
地震災害致災調查與評估工作分為地震災害危險性的調查和評估兩大部分。調查部分主要為全市1:25萬地震構造調查。調查需要經過以下五大步驟:首先收集整理已有工作成果的資料數據并轉換入庫;第二開展必要的不同精度和不同分辨率的內、外業調查和探測;第三完成數據集編輯、數據庫建設;第四調查成果的野外核查和驗收,以保證工程質量;第五最終報告的編寫和成果圖編制。調查工作必須分別滿足市級1:25萬地震構造圖編制相關技術要求。評估部分包括以下六大步驟:收集整理已有工作成果的資料數據并轉換入庫;編制場地類別分區圖并確定多地震動參數的場地影響調整方案;建立我市及相鄰地區潛在震源區、地震活動性和地震動預測模型;在概率地震危險性分析結果的基礎上,完成全市1:25萬地震危險性評估;評估結果的核查與驗收,以保證工程質量;編制完成多參數、多概率地震危險圖。
地震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工作在承災體普查基礎上,結合地震危險性和承災體調查結果,編制區域評估結果報告及分布圖,給出以經濟損失、人員傷亡等表達形式的地震災害風險評估結果,編制市級1:25萬地震災害風險圖和地震災害風險區劃圖,支撐多手段地震災害綜合防治措施,為地震易發區房屋加固工程提出基礎依據。
地震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內容主要是以下三點:
(1)地震災害風險評估
調查分析不同地區各類建筑物的建構造特點,編制建筑物抗震能力分區分類評價模塊;基于建筑物群體地震易損性分析結果,給出不同區域房屋建筑地震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死亡評估結果;綜合考慮經濟損失和人員死亡等風險,開展地震災害綜合風險評估,給出連續風險值和5級分級結果;編制不同概率水準下的地震災害風險圖。
(2)地震災害風險區劃
基于建筑結構在不同概率水準地震作用下的經濟損失、人員死亡等地震災害風險評估結果,依據地震災害風險劃分等級標準,綜合確定不同區域的地震災害風險水平,編制全市1:25萬不同概率水平的地震災害風險區劃圖。
(3)地震災害防治區劃
基于本次工程中地震災害危險性調查與評估成果,包括不同比例尺地震活動斷層分布圖、地震災害風險評估結果及風險區劃圖,通過分析、評估和處理,得到不同類型的地震災害防治區劃圖。
三、《普查》的預期主要成果
1、地震災害致災調查與評估工作主要內容,通過系統收集整理銅陵市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遙感數據和遙感解釋、活動構造資料和信息、地震資料和信息等相關資料,對銅陵市境內主要發育北東向、北東東向斷裂,包括宿松-樅陽斷裂、嚴家橋-楓沙湖斷裂、烏江-羅昌河斷裂等大型斷裂帶的調查研究,最終產出銅陵市1:25萬地震構造圖及說明書等成果。
2、地震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工作主要內容,在銅陵市房屋建筑、基礎設施等承災體普查基礎上,根據建筑物易損性分析需求,進一步獲取房屋建筑詳細信息。開展人員死亡影響因素調查分析,在易損性分析的基礎上,構建評估區域內分區分類的人員死亡概率評估模型;基于多遇地震、設防地震、罕遇地震、極罕遇地震等四個概率水準的地震危險性,開展地震災害風險評估,給出四個概率水準的建筑物直接經濟損失、人員死亡評估結果及風險分布圖,進而給出四個概率水準的建筑物直接經濟損失風險分級結果和人員死亡風險分級結果。
四、《普查》的工作成果應用
1、為轄區政府國土空間、城市發展、自然災害防治、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社會保障、生態環境保護、抗震防災、地震危險源排查等重要規劃編制提供支撐.
2、為轄區重要設施、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的選址、可行性研究及工程抗震設防提供支撐服務。
3、為轄區年度地震趨勢研判、重大活動地震安保、政府地震應急預案編制、地震應急準備和處置提供技術支撐。
4、為轄區開展地震科普、應急場所建設、地震保險咨詢等領域提供參考。
5、為地方政府推動舊城改造、房屋設施抗震加固工程、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提供參考。
以上是《銅陵市地震災害風險普查》的內容介紹,最后,祝各位領導、新聞界朋友們,身體健康、工作愉快!祝此次發布會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