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都市民論壇嘉賓訪談:市應急管理局
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宛建生
市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綜合協調科負責人 谷雪飛
??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里是銅都市民論壇“嘉賓訪談”節目,我是主持人許珂。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宛建生和市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綜合協調科負責人谷雪飛,歡迎你們的到來。
問題一:我們知道,應急管理部門的職責包括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等多個方面,那么今年以來,市應急局在防范應對安全風險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宛建生:今年以來,市應急局緊緊圍繞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環境,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緊迫感,認真履行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政治責任。截至9月6日,全市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9起、死亡20人,同比分別下降32.1%、28.6%,未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自然災害風險隱患總體平穩,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保駕護航。
安全生產方面主要是做到兩個“走在先”。一是在強化綜合治理上走在先。組織開展建筑起重機械等6個專項整治,制定年度重大隱患掛牌督辦計劃,掛牌的6處重大隱患已完成整改4處、驗收3處。持續推進化工園區安全整治提升,嚴格落實化工園區動態調整機制。聯合有關部門推進老舊化工裝置安全風險防控專項整治,對全市老舊化工裝置進行深度評估,確定高風險1套、較高安全風險4套、一般安全風險3套、低安全風險1套,評估出問題隱患88條,督促企業建立“一裝置一策”方案實施分類整治。有序開展輕工重點企業有限空間和工貿行業“百日清零”等專項整治,對全市范圍內冶金、建材等工貿行業開展督查檢查,全市共開展檢查234次,查出隱患619處,立案處罰15次,罰款19.7萬元。二是在深化專項監管上走在先。召開重要節點安全防范會議,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安全生產隱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百日行動”等。截至目前,全市各級重點行業領域主管部門檢查10954次,查出隱患21904個,行政處罰1568次,預防性罰款397.722萬元。危險化學品領域開展“消地聯合”專項檢查,對19個重大危險源查出問題隱患114條。推進風險監測信息系統和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建設,接入監測點位530個,重點部位視頻84路,實現風險24小時實時預警監測。非煤礦山領域推動落實市、縣兩級政府領導包保地下礦山責任制和礦山分類分級監管,對全市37座非煤地下礦山開展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完成采掘施工企業項目部登記14個;先后組織地下礦山防滅火等6項專項檢查工作,全市累計檢查233礦次,發現安全問題隱患775條,督促企業整改閉環銷案。工貿行業領域督促大、中型企業建立健全風險管控機制,27家完成安全風險評估分級分類;指導67家金屬冶煉及大中型工貿企業開展標準化自評,60家已上傳自評報告。
防災減災救災方面主要做到三個“發力”。一是緊盯防旱抗旱發力。及時啟動抗旱Ⅳ級應急響應,先后組織召開全市抗旱工作部署會等,安排部署抗旱救災工作,累計派出抗旱指導工作組55個到基層指導工作開展。會同有關部門下達農業排灌和抗災用電指標900萬度、2批次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430萬元,支持縣區和有關單位農業排灌和抗旱減災工作。旱情以來,投入抗旱的泵站237處,各類非固定抗旱設備7230臺套,敷設飲水管道62030米,開展臨時攔河筑壩130處,市級財政撥款770萬元,縣級及以下財政撥款966.5萬元,群眾自籌2995.8萬元,抗旱用電2764.1萬度,抗旱用油299.6噸,投入抗旱人數3.1萬人。二是緊盯森林防滅火發力。發布森林火險黃色預警1期,采購各式風力滅火機、油鋸等森林防滅火物資20臺近10萬元。部署春防、高溫干旱天氣森林防滅火工作,采取重點抽查、實地查勘和座談交流方式,對各有關單位工作部署、應急處置準備等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牽頭開展森林火災隱患排查和查處違規用火行為專項行動,持續推進林區輸配電設施火災隱患專項排查治理,排查隱患點數46個并及時進行“回頭看”,嚴格執行整改銷號制度,實現閉環管理。三是緊盯綜合減災發力。及時發放冬春救助資金543.653萬元,棉被等救災物資2700套,救助受災困難戶數12239戶,受災人員25543人。深化推進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樅陽縣錢橋鎮高豐村等4個社區成功創建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全面實施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采集歷史災害、綜合減災能力等應急管理系統29類調查對象信息數據10465條,順利通過國家、省級核查。為全市近170萬戶籍人員辦理民生保險,已賠付74筆,賠付金額578.32萬元。
問題二:謝謝宛局長的介紹。我們注意到,剛才提到了安全生產隱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百日行動”,能不能展開介紹一下具體工作情況和成效?
宛建生:7月11日,國務院安委會召開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傳達了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批示指出,今年以來一些地區和行業領域事故多發,教訓十分深刻,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各單位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要進一步強化安全監管執法,持續夯實安全生產基礎,提升安全發展水平,扎實開展經營性自建房安全隱患和城鎮燃氣等安全風險的整治,進一步強化交通運輸、礦山、建筑施工、?;?、水上船舶、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專項治理。對治理不利的要嚴肅問責,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為深入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根據全省統一部署,市安委會決定在全市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百日行動”。此次“百日行動”從7月中旬開始,持續到二十大結束。主要是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行業、單位和企業,突出不放心的薄弱地區、部位和環節,突出各級自查、市級檢查和省級督查交辦的重大風險隱患,開展集中整治。重點包括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指示落實情況、國務院安委會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15條措施落實情況、重大安全隱患和消防隱患整改情況等11個方面內容。同時,“百日行動”成立了由非煤礦山、道路交通等重點行業領域主管部門牽頭的“10+N”個專項督導組,在二十大前的這一段時間對各縣區進行全覆蓋督導。在此期間,市安委會辦公室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推動,每月召開一次調度會商研判會議。
“百日行動”以來,各級各部門結合前一階段大檢查發現的突出問題和各自行業領域特點,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采取“四不兩直”明查暗訪方式開展專項督導,督促各生產經營單位全面摸排安全隱患,解決突出問題。截至目前,市安委會辦公室召開調度會商研判會議2次,市級部門成立督導檢查組887個,督導檢查3406次,行政處罰429次,預防性罰款118.162萬元,責令停產整頓企業22家。
問題三:應急管理部在全國部署開展了工貿行業“百日清零行動”,請問谷科長,清零行動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我市這項工作是如何開展的?
谷雪飛:今年6月,應急管理部在全國部署開展了工貿行業“百日清零行動”,重點對鋼鐵、深井鑄造和涉粉作業10人以上粉塵涉爆企業開展清零工作。清零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對2020年應急部針對鋼鐵、鋁加工(深井鑄造)和粉塵涉爆企業分別提出的8條、7條和6條重點執法事項進行清零,這也是我們說的“鋼8條”、“鋁7條”和“粉6條”。
我市在接到應急部和省應急廳關于此項工作的部署后立即行動。一是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將工作主要分為企業自查承諾和屬地執法檢查兩個階段,同時我市還將清零范圍進行了延伸,所有10人以下粉塵涉爆企業也要在年底前完成清零。二是強化宣傳,利用安全生產月等時間節點,依托局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宣傳有關工作要求,每周定時調度各縣區工作進展,督促縣區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三是開展市級督查,在企業自查和屬地執法檢查的基礎上,我們還對縣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全面督查,以確保工作取得實效。8月中旬,根據省廳安排,蕪湖市應急局來我市開展互查檢查,過程中沒有發現我市企業存在“鋼8條”“鋁7條”和“粉6條”問題。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清零工作,下一步我們將總結提煉各地好的經驗做法,繼續推進10人以下粉塵涉爆企業清零工作。
問題四:網絡上近期部分地區頻發山火引發了很多關注。應急管理部門也承擔森林防滅火有關職責,能不能請宛局長介紹一下今年以來我市森林防滅火工作總體情況。馬上10月份要進入森林防火期,后續市應急局又將牽頭重點做好哪些工作?
宛建生:我市歷來高度重視防滅火工作,緊緊圍繞“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總方針,勇于擔當、盡銳出戰,圓滿完成“零火災”目標。特別是春防以來,受氣候物候影響,存在氣溫回升快、有效降水偏少、大風天氣多的風險疊加期,森林火災風險較高,不同程度上給防滅火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市森防指、森防辦及時向成員單位印發工作方案和通知,不斷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工作機制,進一步夯實責任,把森林防滅火任務、責任分解細化到縣區,做到任務具體、責任明確。清明期間通過市交通廣播平臺致信全體市民,做到平安清明、文明祭祀。為加快提高各級森防指機構及各類指揮員組織指揮水平,強化森林草原防滅火業務能力,組織縣區和相關單位人員參加“森林草原防滅火業務大講堂”,培訓教育4次135人次。扎實開展森林火災隱患排查和查處違規用火行為專項行動,活動開展以來,共計排查隱患點7處,下發隱患整改書7份,立行立改3個,限期整改1個,長期推進3個,及時登記造冊形成工作閉環。
森林防火期即將到來,目前氣溫偏高、雨量偏少,加上“中秋”“國慶”節日將至,進山入林秋游人員陡增,野外用火更加增多。針對這一風險相互交織疊加的特殊時期,市應急局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發揮市森防指綜合指導森林火災防控工作的職能,認真開展森林火災監測預警,組織指導有關隊伍進一步強化森林火災撲救和應急備勤能力水平。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抓落實,時刻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態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強化責任意識、風險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抓細抓實各項森林防滅火措施。二是夯實各級責任抓落實,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嚴格執行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要求各級森防指及其辦公室履行好指導協調督促職能;要求有關部門通過強化行業監管和部門分工,銜接好“防”和“救”的鏈條;要求經營單位實施全周期管理,全面履行好森林防滅火主體責任。三是加強源頭管理抓落實,抓住災害鏈的源頭協同發力,把好火源管控“第一道關口”、宣傳教育“第一道防線”、預警監測“第一道工序”、風險隱患排查“重要一環”。四是強化應急處置抓落實,立足極端情況,更加注重常態防控、應急響應、超常應對,堅決守牢安全底線,推動力量、裝備、指揮“三靠前”,確保一旦發生突發情況能夠及時啟動預案,果斷響應,快速撲救。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節目到這里就結束了,感謝宛局長和谷科長來做客銅都市民論壇“嘉賓訪談”直播間,也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安全生產隱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百日行動”】
重點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1個方面:
(一)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指示涉及我市安全生產領域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二)國務院安委會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15條硬措施以及市安委會108條具體工作舉措落實情況。
(三)省安委會第四考核巡查組1月下旬在我市考核巡查期間交辦的問題隱患整改情況。
(四)省安委會第四綜合督查組6月中旬對我市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隱患整改情況。
(五)市安委會考核巡查組2月中下旬對全市20個安委會成員單位考核檢查發現的問題隱患整改情況,以及省、市安委會4月中下旬對三年行動集中攻堅開展情況通報問題的整改情況。
(六)省級層面掛牌的3處重大火災隱患、市級層面掛牌的10處重大火災隱患、市安委會掛牌的6處重大安全隱患整改情況,以及3處公路交通安全隱患路段(其中省級督辦1處,縣級督辦2處)。
(七)安全生產大檢查開展以來,事故多發的縣區和行業,以及較大涉險事故發生的縣區和行業,有針對性采取防范措施落實情況。
(八)安全生產大檢查開展以來,被市安委會辦公室、市道路交通聯席會議辦公室、市學校安全生產專項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城鎮燃氣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約談的縣區和行業,以及市安委會辦公室事故通報、警示通報涉及的縣區和行業,有針對性采取整改措施落實情況。
(九)城鄉自建房專項整治、城鎮燃氣專項整治、化工園區評級復核、學生防溺水專項行動等各行業領域開展的專項檢查、執法檢查等發現的問題隱患整改情況。
(十)媒體曝光、群眾舉報的重大風險隱患整改情況。
(十一)安全生產大檢查開展以來,各級排查以及企業自查發現的重大風險隱患整改情況。
【“鋼8條”】
1.煉鋼廠在吊運鐵水、鋼水或液渣時,未使用固定式龍門鉤的鑄造起重機;煉鐵廠鑄鐵車間吊運鐵水、液渣起重機不符合冶金起重機的相關要求。
2.吊運鐵水、鋼水和液渣起重機龍門鉤橫梁焊縫、耳軸銷和吊鉤、鋼絲繩及其端頭固定零件,未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未及時整改。
3.操作室、會議室、交接班室、活動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場所設置在鐵水、鋼水和液渣吊運影響的范圍內。
4.鋼水鑄造(連鑄、模鑄)流程未規范設置鋼水罐、溢流槽等高溫熔融金屬緊急排放和應急儲存設施。
5.氧槍等水冷元件未配置出水溫度和進出水流量差檢測、報警裝置,未與爐體傾動、氧氣開閉等聯鎖
6.高爐、轉爐、鋼水連鑄、加熱爐和煤氣柜等煤氣區域的有人值守的主控室、操作室和人員休息室等人員較集中的地方以及在可能發生煤氣泄漏、聚集的場所,未設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監測報警裝置。
7.高爐、轉爐、加熱爐、煤氣柜、除塵器等設施的煤氣管道未設置隔斷裝置和吹掃設施。
8.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設備、材料和工藝。
【“鋁7條”】
1.固定式熔煉爐鋁水出口未設置機械鎖緊裝置;傾動式熔煉爐控制系統未與鑄造系統聯鎖,未實現自動控流。
2.固定式熔煉爐高溫鋁水出口和流槽接口位置未配置液位傳感器和報警裝置,液位傳感器未與流槽上的快速切斷閥和緊急排放閥實現聯鎖。
3.存放鋁錠的地面潮濕,熔煉爐、保溫爐及鑄造等作業場所存在非生產性積水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4.深井鑄造結晶器的冷卻水系統未配置進出水溫度、進水壓力、進水流量監測和報警裝置;監測和報警裝置未與流槽上的快速切斷閥和緊急排放閥實現聯鎖,未與傾動式熔煉爐控制系統聯鎖。
5.鋁水鑄造流程未規范設置緊急排放或應急儲存設施;鋼絲卷揚系統引錠盤托架鋼絲繩未定期檢查和更換,卷揚系統未設置應急電源;液壓鑄造系統未設置手動泄壓系統。
6.鑄造車間現場未嚴格控制人數,未控制非生產人員進入。
【“粉6條”】
1.不同種類的可燃性粉塵、可燃性粉塵與可燃氣體等易加劇爆炸危險的介質共用一套除塵系統,不同防火分區的除塵系統互聯互通。
2.干式除塵系統未規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抗爆等一種或多種控爆措施。
3.除塵系統采用重力沉降室除塵,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構筑物作為除塵風道。
4.鋁鎂等金屬粉塵除塵系統未采用負壓除塵方式;其他可燃性粉塵除塵系統采用正壓吹送粉塵時,未規范采取火花探測消除等防范點燃源措施。
5.粉碎、研磨、造粒、砂光等易產生機械火花的工藝,未規范采取雜物去除或火花探測消除等防范點燃源措施。
6.未按規范制定粉塵清理制度,作業現場和相關設備設施積塵未及時規范清掃;鋁鎂等金屬粉塵的收集、貯存等處置環節未落實防水防潮、通風、氫氣監測等必要的防爆措施。